生过健康孩子,为什么还会反复流产?该怎么办

摘 要

  “医生,怀老大的时候都很顺利,现在就想要个老二,这咋一怀孕就流产,担心得都不敢再怀孕了,我该怎么办呢?”A女士很焦虑地跟医生述说自己的“遭遇”。 细问病情得知,35岁的

“医生,怀老大的时候都很顺利,现在就想要个老二,这咋一怀孕就流产,担心得都不敢再怀孕了,我该怎么办呢?”A女士很焦虑地跟医生述说自己的“遭遇”。


细问病情得知,35岁的A女士,25岁时自然妊娠并顺利生育了一个女孩,身体健康。国家二胎政策放开了,也想再生育一个孩子。自然怀孕也很顺利,结果三次都是孕2个月左右自然流产,或者胚胎停育,还要手术清宫。后来由于担心再流产一直避孕,不敢再自然怀孕了。医生做了一些流产原因筛查,其中双方染色体,都是正常的。

当然生育孩子可不是妈妈一个人的责任,爸爸们的心情也是一样的吧。有这么一个年轻的爸爸,32岁,爱运动,身体棒棒的,妻子有过两次流产,两次流产之间生育一个健康的孩子,来看医生,检查精子也正常,染色体检查发现:46,XY,t(9:22),这是为什么呢?生育过孩子的,怎么染色体会有问题呢?

1. 自然流产的原因

(1) 胚胎染色体异常

很多人认为父母的染色体正常,胎儿就不会异常,其实不然。自然流产的众多病因中, 排在第一位的仍是胚胎染色体异常,据文献报道,约占50-60%。胚胎染色体畸变是多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偶然事件,绝大多数起源于母体生殖细胞第一次减数分裂期,所以流产胎儿绒毛染色体的异常率要远远高于父母的染色体异常率;

(2)父母双方或者其中之一染色体异常:因为染色体的异常种类也多,这种情况当然也可能生育健康的孩子,只是几率的问题。


(3)生育还是要趁早

随着年龄的增大,发生染色体非整倍体的机会增多。染色体非整倍体主要由于配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不分离造成。据国外大数据(超过一万周期的PGS数据)分析显示:35岁以下的健康胚胎比例为1/2;36-40岁的健康胚胎比例1/3-1/4;41-44岁的健康胚胎比例1/6-1/8;超过45岁的健康胚胎比例为1/10。

(4) 其他因素:免疫因素、内分泌因素、解剖因素也是导致反复自然流产的原因

(5)特别注明一点,有人担心辅助生殖技术治疗会增加流产率,据文献报告,比较分析自然妊娠和经过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后胚胎染色体非整倍体发病率,结论提示:不同妊娠方式流产胚胎染色体非整倍体发生率没有统计学意义。


2. 已经发生流产,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1)胚胎绒毛染色体检查

现在很多流产的夫妻检查了自己的染色体,拒绝流产绒毛的染色体检查。看了上面的分析,希望流产的夫妻能明白。尤其有两次或者以上的流产,对胚胎进行绒毛染色体检查,有助于寻找病因,有利于再次妊娠优生优育的指导。

(2)PGS或者PGD(常说的第三代“试管婴儿”)

① PGS是通过检测胚胎的非整倍体,选择染色体数目正常的胚胎进行移植。比如文中的A女士,排除其他流产原因后我们建议下一步PGS方案;

②PGD是检测胚胎是否携带有遗传缺陷的基因,适用于染色体结构的异常(染色体易位、Y染色体异常等)或者单基因病(α、β型地中海贫血等);比如文中的爸爸属于染色体平衡异位,我们建议下一步PGD方案。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